2016-10-31来源: 阅读:0 |
金陵风骨·其命惟新——江苏省国画院作品展(甘肃站)
文/黄戈、王飏
2016年9月9日,江苏省国画院一行20人由周京新院长带队远赴甘肃,举办“金陵风骨·其命惟新——2016江苏省国画院作品展”。此次展览活动是近年来画院全国巡展的延续,也是继上半年在北京举办“金陵风骨·其命惟新——江苏省国画院60年·中国画书法作品展”的又一次省外传播与拓展。
今年5月,“金陵风骨·其命惟新——江苏省国画院60年·中国画书法作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共展出了江苏省国画院已故书画家、离退休书画家、在职书画家,和部分曾在画院工作过的书画家112人的586件作品,展览突出呈现了“新金陵画派”的辉煌艺术成就、重要历史贡献和学术文脉传承,全景式呈现了江苏省国画院60年艺术创作发展历程及主要成果。同时配合展览出版发行大型画册《金陵风骨·其命惟新——江苏省国画院60年•中国画书法作品展作品集》。该展览无论从企划、组织、实施,还是运筹、设计、效果都达到画院建院以来历次大型展览的最高水平。在各级领导关怀支持下,在画院全体人员通力协作下,此次展览在首都北京获得巨大成功,得到普遍赞誉和肯定,被北京文化界权威人士评为近年来晋京展中规模最大、学术性最高、最好的一次展览,进一步确立和提升“金陵风骨·其命惟新”作为画院对外展览的品牌形象和品质保证,有力推动了画院全国巡展的影响力和传播性,为2016年度画院远赴甘肃的巡展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为2016年度画院的又一项重点工作,经过前期周密细致的筹备工作,9月9日画院部分参展画家及相关人员赶赴甘肃。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以“金陵风骨·其命惟新”为品牌的画展活动,加强与甘肃省美术界和兄弟单位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合作,实现和促进跨地域、跨省分之间书画家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推动当下国内书画水平的整体提高和全面发展。同时作为文化惠民的重要举措,为甘肃人民带来一场江苏风味的视觉盛宴,必然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和支持,也使画院的高雅艺术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接上更纯朴、更深厚的“地气”。
9月12日,“金陵风骨·其命惟新——江苏省国画院作品展(甘肃站)”在甘肃美术馆隆重开幕,众多甘肃文化界、美术界的领导、嘉宾出席了开幕式,其中包括原甘肃政协副主席邓成诚、全国政协常委、民进甘肃省主委尚勋武、甘肃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周丽宁、甘肃省新闻办公室主任梁和平、甘肃省文化厅副厅长梁朝阳、甘肃画院院长李伟、原甘肃文联副主席郭文涛、甘肃省文联副主席马国俊以及甘肃画院副院长毛志成、张兴国、兰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马刚、兰州画院院长巫卫东、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马仿明、原兰州市画院院长韦博文、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葆竹、杨国光、原甘肃省美协副主席马江等。开幕式由甘肃画院副院长毛志成主持,甘肃画院院长李伟与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周京新分别致辞,其后周京新院长、刘云副院长代表江苏省国画院向甘肃画院、甘肃省图书馆、兰州画院、兰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兰州交通大学艺术学院等专业院校机构捐赠图书。开幕式后,江苏省国画院和甘肃画院的书画家们进行 “艺道同心——苏甘美术交流研讨会”,双方相互介绍本画院的基本情况和发展愿景,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切磋画艺、探讨学术、增进了解、互通有无。据悉,此次画展参观人数众多,反响强烈,多家当地新闻媒体进行了充分报道,展览期间每日闭馆前仍有不少热情观众驻足赏画、评论。
在甘肃画院同仁的热情招待、引导下,江苏省国画院书画家们还在甘肃进行写生采风之旅。甘肃地大物博,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拥有众多的世界遗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书画家们利用这次难得的办展之机,抽出时间重点考察了麦积山石窟、甘肃博物馆和炳灵寺。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馆",汇集了后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直到宋时期的雕塑,画家们细心研究雕塑的造型、色彩、线条,为古代能工巧匠们的卓越智慧和纯熟技艺而惊叹不已。甘肃博物馆是甘肃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收藏有历史文物、近现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标本约35万余件。书画家们在“丝绸之路文明展厅”,见识了东汉青铜器“马踏飞燕”等闻名中外的艺术品,在“彩陶展厅”参观了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及青铜时代诸文化彩陶,其古朴的造型,变化多样的纹饰,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含义,令画家一行大饱眼福。最后一站是炳灵寺。炳灵寺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西南约四十公里处的积石山的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书画家们考察了其著名的石窟艺术,极大地开拓了视野,丰富了艺术灵感。
通过采风写生,江苏画家们领略了西部地区丰厚的文化遗迹和独特的甘肃地域的风土人情,感受到我国古代艺术家的聪明智慧和娴熟技艺,这些对于画家们在艺术创作领域探求新思路、新方向,积累素材、激发灵感,必然带来积极作用和深刻影响。而通过这次展览交流活动,江苏省国画院书画家为甘肃地区的人民群众带来一股清新隽永的书画“江南风”,丰富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需求,传播了江苏省国画院的艺术品牌形象,为两省的文化建设和艺术发展作出自己应尽的贡献!
开幕式现场
研讨会现场
采风活动现场
责任编辑:王洁 |